导读:一味的表彰后面,引发的是一味的迁就、放纵、放纵。好孩子是夸不出来的,而是要靠爸爸妈妈老师言传身教,用科学的办法养育孩子,用真诚的方法教育孩子。
案例:近期大家家常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分歧。女儿上了绘画和书法的兴趣班,她自己也非常感兴趣,常常回家了也训练训练。本来也是个挺好的事情,她父亲和她外婆都夸她字写的漂亮,画画的多好多好的。估计是赞美的太多了,她目前开始在各种地方画画和写字。包含墙壁上,沙发上都有她的作品。为了这个我狠狠批评了她。有时我也非常客观地指出她画画的不足之处。可她父亲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,我的批评会打击她的自信心和积极性。小小母亲
专家答疑:
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是倡导教育孩子要鼓励为主,批评为辅,但这并非说一味地去表彰孩子。人哪个无过?何况孩子。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表现要有客观的认识,并且把这种认识客观地传递给孩子。一味地夸孩子,只能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。譬如小小如此,本来画画写字都是好事,可是假如当她把墙壁沙发都拿来当画板时,就应该严肃地对她提出批评。这不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,由于让她在适合的地方训练画画写字,并没抹煞了她画画写字好的事实。相反的,小小母亲还教育了孩子要在适合的时候适合的地方做适合的事情。
再者,即便孩子画画得很好,也不表示她一直都画的非常不错。当孩子有不足的时候,爸爸妈妈也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这点。当然方法办法上是有讲究的。简单暴力的批评甚至嘲笑和善意的建议有着天壤之别。大家可以说,母亲见过你有画的更好的画,这副画里,假如这个地方换个颜色是否更好?假如多画几棵小树是否更好?相信如此商量式的口吻,应该是小小甚至她父亲都能同意的方法。
事实上,孩子是很需要爸爸妈妈实事求是的评价的。假如爸爸妈妈可以一直事实求是地去对待孩子,不但能取得孩子的尊重和信赖,也能给孩子肯定的动力去尽力做好每件事情。久而久之,孩子自己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情并非比较容易的,但假如努力去做,必然会做的更好。
再说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。目前被不少人引用,甚至作为座右铭。我却不这么认可。目前不少孩子只能听好话,不可以听批评,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,相信和如此的观念有着肯定的关系。一味的表彰后面,引发的是一味的迁就、放纵、放纵。好孩子是夸不出来的,而是要靠爸爸妈妈老师言传身教,用科学的办法养育孩子,用真诚的方法教育孩子。